道教的 ”五文昌“,你都认识了吗?

  • Reading time:2 mins read

什么是“五文昌”呢?文昌、三台、文曲、魁钺、奎星,合称为五文昌。

而文昌帝君、朱衣神君、魁斗星君、纯阳帝君(吕洞宾)、关圣帝君,又称“五文昌帝君”,又称“五文昌夫子”。五位神明皆有护持文运之职能,而成为士人学子敬奉的对象,故合称“五文昌”。各地因风俗不同,或有加奉“至圣先师”、“仓颉先师”等神圣者。

文昌帝君

文昌帝君,全称文昌梓潼帝君。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。“天下学子尽属文昌,善恶有报皆是阴骘”,文昌帝君能保佑人考运亨通,官秩高迁,智慧聪明,文思敏捷。

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,《历代神仙通鉴》上说帝君“上主三十三天仙籍,中主人间寿夭祸福,下主十八狱轮回”。文昌,本是星官名,包括六颗星。即斗魁(魁星)之上六星的总称。星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,并叫“文星”。

文昌帝君雍容惠颜,随身带着天聋和地哑两个童子,之所以选这两位童子跟随,是为了避免泄露科举考题和录取等情况。道经上这样记载文昌仙迹,说他七十三次化生人间,每次都是士大夫,且为官清廉,济人之难,救人之急,悯人之孤,容人之过,广行阴骘,上格苍穹。以此教化黎民,普济群生。所以玉皇大帝命文昌帝君来主管世间之科考、荣禄、进退和祸福等。

凡人升学考试、升职考试、应聘考试等应试前都可向帝君祈求。帝君能保佑人考运亨通,官秩高迁,智慧聪明,文思敏捷。

每年的二月初三,是文昌帝君圣诞之日。

魁星星君

一举夺魁、独占鳌头这两个词其实都和魁星有关。

在古代,“魁”有第一、出类拔萃的意思。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,第一名或者优秀者往往被称为“魁甲”或者“魁首”。

常见的魁星造型是左手持一只墨斗,右手握一管大毛笔,称朱笔。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第几名,你就是第几名。魁星左脚扬起后踢,脚上是北斗七星,意指“魁星踢斗”,这也是根据“魁”这个字来的。魁星右脚金鸡独立,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的头部,这种形象又借鉴了科举考试中的仪式。

唐宋时期,皇宫正殿台阶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龙和鳌鱼图案,殿试结束后,中了状元的,要一脚站在鳌头上亮相,表示“独占鳌头”,后来人们将这种形象与魁星神的造型结合了起来。

魁星与读书人的才华有关,因而深受读书人的喜爱。所有中国民间修建的魁星楼,供奉的都是这位尊神,也是西宿魁星与北斗魁星的二合一科甲踢斗寓意,受到了天下考生的敬仰和供奉。

魁星星君的诞辰为农历七月初七。

朱衣神君

朱衣神,又称朱衣夫子、朱衣神君、朱衣星君,是道教主管文运的“五文昌”神之一,相传此神著红衣,能细辨文章的优劣。朱衣神与文昌帝君、魁星、孚佑帝君吕祖仙师、关圣帝君,合称“五文昌”。同受士人学子尊奉。宋代名儒欧阳修曾见朱衣神显灵,感叹:“文章自古无凭据,惟愿朱衣暗点头。”

纯阳帝君

吕洞宾为道教八仙之一。名岩,字洞宾,道号纯阳子,信仰在民间极为广泛,而成为士人学子敬奉的对象。

“纯阳帝君”吕洞宾祖师,又称孚佑帝君。吕仙出身士人,后修道飞升。相传孚佑帝君吕祖时常护佑应考的士子,以黄粱梦点醒赶赴科举的卢生,故向吕仙祈求之后,许多人会在庙中或神像旁睡觉,期待吕仙示梦于人。所以于吕祖圣诞期间,拜文昌不仅如法,更是灵验。

纯阳帝君吕洞宾的圣诞日是农历四月十四日。

关圣帝君

文衡帝君关公,又称关圣帝君,三国时代的知名将领,喜读《左氏春秋》,以其忠义参天,受到儒家学子的信奉。民间信仰中,关帝君是专管文学的神灵朱衣神转世化身。如民间流传的“桃园明圣经”:“吾(关帝君)乃紫微宫里朱衣神,协管文昌武曲星。”,故被尊为“五文昌”之一。

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是关圣帝君圣诞;五月十三日,为关帝君降神日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