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:恶僧藏尸奇案

  • Reading time:3 mins read

乾隆二十三年春,安徽徽州府富商周世昌带着两个得力伙计,押着三辆满载货物的马车,沿着长江南岸的官道向南京城行进。周世昌年约四十,面白微须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身着靛青色绸缎长衫,腰间悬着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佩,一看便是家底殷实的商贾。

“东家,前面就是燕子矶了,天色已晚,不如找个地方歇息一晚?”年长些的伙计张诚指着远处江边突出的石矶说道。

周世昌抬眼望去,只见暮色中一座石矶如燕子展翅般伸入江中,矶上隐约可见一座寺庙的轮廓。他点点头:”也好,听说燕子矶上有座弘济寺,香火颇盛,我们今晚就在那里借宿吧。”

三人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,不多时便来到弘济寺前。这寺庙虽不算宏大,却也古朴庄严,只是山门略显斑驳,门前的石阶也有几处破损。周世昌刚下马车,便见一位身着褐色僧衣的中年和尚迎了出来。

“阿弥陀佛,几位施主远道而来,可是要借宿?”和尚双手合十,面带笑容地问道。

周世昌还礼道:”正是。在下徽州周世昌,携伙计二人前往南京经商,路过宝刹,想借宿一晚,不知可否方便?”

“原来是周施主,贫僧慧明,是本寺住持。”和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随即又恢复平和,”出家人以慈悲为怀,施主尽管住下便是。”

慧明和尚约莫五十岁上下,身材微胖,面色红润,一双眼睛却异常灵活,时不时地打量着周世昌腰间的玉佩和鼓鼓囊囊的行囊。他热情地引着三人入寺,穿过前院时,周世昌注意到右侧的观音阁破败不堪,屋顶瓦片残缺,门窗油漆剥落,与寺中其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。

“大师,这观音阁为何如此破旧?”周世昌驻足问道。

慧明叹了口气:”不瞒施主,寺中香火钱有限,修缮大殿已是不易,这观音阁便一直搁置了。贫僧每每见菩萨金身蒙尘,心中实在不安啊。”

周世昌闻言,从怀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锦囊,递给慧明:”在下愿捐银三十两,略尽绵薄之力修缮观音阁,也算结个善缘。”

慧明接过锦囊,手中一掂量,眼中喜色一闪而过,连声道:”阿弥陀佛,施主如此慷慨,菩萨必定保佑施主生意兴隆,平安顺遂!”

说话间,周世昌无意中打开行囊取换洗衣物,露出里面白花花的银锭和几卷银票。慧明和尚眼角余光扫到,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。

当晚,慧明准备了丰盛的素斋招待三人。席间,他特意取出一坛珍藏的素酒,说是用寺中古法酿制,十年才得一坛。

“周施主捐银修缮观音阁,功德无量,贫僧无以为报,唯有这坛素酒聊表心意。”慧明亲自为三人斟酒,笑容可掬。

周世昌本不好酒,但见盛情难却,便与两位伙计各饮了几杯。这酒入口甘甜,后劲却大,不多时,三人都觉得头晕目眩。

“大师…这酒…”周世昌话未说完,便一头栽倒在桌上。两名伙计也相继不省人事。

慧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狰狞表情。他拍了拍手,从后堂走出一个年轻和尚,正是他的徒弟了尘。

“师父,都放倒了?”了尘低声问道,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。

慧明冷笑一声:”药下得够量,至少昏睡到三更天。去,先把那两个伙计解决了。”

了尘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,走向趴在桌上的张诚。月光从窗棂间洒落,照在冰冷的刀刃上,反射出森寒的光芒。

三更时分,周世昌被一阵剧痛惊醒,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扔在柴房里,嘴里塞着破布。借着月光,他看见慧明和了尘正拖着他两个伙计的尸体往外走,地上拖着长长的血迹。

“唔…唔…”周世昌拼命挣扎,却发不出声音。慧明听见动静,转身走过来,脸上带着残忍的笑容。

“周施主醒了?”慧明蹲下身,扯出周世昌嘴里的破布,”别怪贫僧心狠,要怪就怪你露了财。三百两银子加上那些银票,够我们师徒享用半辈子了。”

周世昌怒目圆睁:”贼秃!我捐银修庙,你竟恩将仇报!观音菩萨不会放过你的!”

“菩萨?”慧明哈哈大笑,”这观音阁破了几十年,菩萨要显灵早显了!”说罢,他从袖中掏出一根麻绳,勒住了周世昌的脖子。

周世昌挣扎了几下,很快便没了气息。慧明擦了擦汗,对了尘说:”把他也拖到江边,绑上石头沉江。手脚干净些,别留下痕迹。”

了尘点点头,正要动手,忽然一阵阴风吹过,观音阁方向传来”吱呀”一声,像是破旧的门被推开了。

“师…师父,你听…”了尘声音发抖。

慧明强作镇定:”怕什么!不过是风吹的。赶紧干活!”

两人拖着周世昌的尸体往后山小路走去,准备抛入长江。他们没注意到,月光下,观音阁的破窗内,似乎有一道白影闪过。

同一时刻,南京城巡捕赵成正带着两名衙役在燕子矶一带巡逻。赵成三十出头,是南京按察使司有名的干吏,破获过不少奇案。

“头儿,这大半夜的,咱们巡完这片就回吧?”一个衙役打着哈欠说道。

赵成正要回答,忽然看见前方小路上有个白衣女子担着两桶水,正往弘济寺方向走去。那女子身姿婀娜,走路却轻飘飘的,仿佛脚不沾地。

“怪了,这深更半夜的,哪家女子还在担水?”赵成皱眉道,”走,跟上去看看。”

三人悄悄尾随那女子,见她径直进了弘济寺的侧门。更奇怪的是,那门明明上了锁,女子却如入无人之境般穿门而入。

“有古怪!”赵成低声道,”翻墙进去看看!”

三人翻墙入寺,借着月光搜寻那女子的踪迹。寺中一片寂静,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。忽然,一个衙役指着观音阁方向:”头儿,在那儿!”

只见那白衣女子站在观音阁前,月光下她的面容竟看不真切,仿佛隔着一层薄纱。她放下水桶,朝三人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,然后飘飘然走进了观音阁。

赵成只觉得后背发凉,但还是壮着胆子带人跟了过去。观音阁大门紧闭,窗户破损,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。

“搜!”赵成一声令下,三人开始在寺中搜查。当他们来到后院酒房时,发现门虚掩着,推门进去,只见一个大酒瓮的盖子正在微微颤动。

“出来!”赵成厉声喝道,同时示意两名衙役戒备。

酒瓮的盖子突然静止不动了。赵成小心上前,猛地掀开盖子,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。借着火把的光亮,他们惊恐地发现瓮中蜷缩着一具男尸,正是周世昌!

“不好!出人命了!”赵成脸色大变,”快,搜捕寺中僧人!”

正在这时,慧明和了尘从后山回来,看见酒房亮着灯,心知不妙,转身就要逃跑,却被埋伏在暗处的衙役逮个正着。

“冤枉啊大人!我们什么都不知道!”慧明挣扎着喊道。

赵成冷笑一声:”不知道?那这酒瓮里的尸体作何解释?还有,刚才进寺的白衣女子是谁?”

“白衣女子?”慧明和了尘闻言,脸色瞬间惨白,浑身发抖。

了尘突然跪倒在地,连连磕头:”观音菩萨饶命啊!是我们鬼迷心窍,谋财害命…师父,认了吧,菩萨都显灵了…”

慧明面如死灰,再也无力狡辩。赵成命人将二人绑了,又在寺中搜出了两名伙计的尸体和周世昌的行囊财物。

回到衙门后,经审问,慧明和了尘对谋财害命的罪行供认不讳。原来这慧明本是江湖骗子,半路出家只为掩人耳目,多年来借寺庙之名行不法之事。这次见周世昌携带重金,便起了歹念,在素酒中下了蒙汗药。

“那白衣女子究竟是谁?”赵成最后问道。

了尘颤抖着回答:”回大人,小的和师父抛尸回来,看见观音阁前站着个白衣女子,容貌…容貌竟和阁中观音像一模一样!她…她看了我们一眼,我们就动弹不得,眼睁睁看着大人您进寺搜查…”

案件审结后,按察使将慧明和了尘判了斩立决。行刑那天,南京城万人空巷,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而更令人称奇的是,据说行刑时天空突然飘来一朵祥云,云中隐约有白衣观音的身影。

后来,周世昌的家人得知此事,特意捐资重修了弘济寺观音阁。新阁落成那天,有人看见阁中观音像的面容,竟与那夜巡捕赵成所见白衣女子有几分相似。自此,”观音显灵惩恶僧”的故事在南京城流传开来,成为一则警世奇谈。

发表回复